“全球平均每人每周吃掉的塑料量相当于一张银行卡”“人体血栓中首次发现微塑料”“微塑料2小时入侵大脑”最近不少科普视频中,微塑料“污染人体”的相关话题,让不少网友产生担忧。
真实情况如何,这些年,我们默默吃下多少微塑料,又是否应当为此担忧?对此,潮新闻专访我国塑料领域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工程和生态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季君晖。
满大街奔跑的汽车,三五年后车胎变薄,道路上却没有留下印记。那磨损的材料去哪儿了?
季君晖的研究揭开上述谜底,这些磨损成为漂浮在空气的微塑料,最终弥漫在空气之中微塑料,经过呼吸进入人体。
此外,塑料包装的瓶装水、外卖、新年预制菜年夜饭、塑料杯装奶茶;大海中的海鲜、食盐都是微塑料重灾区。无形的微塑料“潜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主要通过呼吸、进食,悄悄“入侵”人体。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2019年公布的一项研究称,平均每个人每周可能摄入近2000个塑料微粒,还有研究机构称,“一年相当于吃下一顶安全帽”。
日常接触的食品中普遍含有塑料颗粒。季君晖向潮新闻记者表示,“食盐、瓶装水、外卖,是我们最可能摄入微塑料的消费品。此外,海鲜中的贝类微塑料含量也很高。”
以做菜刚需品海盐为例,平均一克盐含有一颗微塑料。按照我国推荐的低盐饮食标准下,每人每日最低摄入量6克盐来计算,“一天至少摄入6颗微塑料”。一年下来,每人每年仅通过食盐就能摄入2000多颗微塑料,“相当于一个钢镚儿的大小”。
即使瓶装水,也未能逃脱微塑料污染。近期刊发于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一项研究发现,平均每瓶水中纳米级微塑料多达24万颗,最高甚至达37万颗,而每升自来水中微塑料仅有5.5颗。
此外,年轻人热衷的外卖、预制菜、奶茶同样不容客观。经过重重塑料包装,进餐时难免将微塑料残留一同吃进去。尤其是,将这些食物带包装加热,微塑料情况更为严重。季君晖向潮新闻记者介绍,特别是微波加热,会多释放出几十倍塑料颗粒。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美国顶级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的一项研究称,“仅仅3分钟的微波加热就能使餐盒释放出20亿个微塑料颗粒”。
“没必要将微塑料夸大到接触就有害,但是能少接触就少接触,尽量避免入口带有微塑料的食物。”季君晖向潮新闻记者表示。
多项最新研究表明,微塑料已经被发现存在于人体各个器官中,包括心脏、大脑、肺、母乳等。而且它不仅可以通过血液到达全身,还能“跨”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2022年3月,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环境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类血液中首次发现了微塑料。次年10月,该期刊发表的另一项研究显示,微塑料已经在人类胎盘中被发现,在2021年之后的胎盘样本中,发现率达100%。
季君晖向潮新闻记者介绍,微塑料可以通过水和食物摄入,也可以通过肺部吸入,这是微塑料进入人体的两个主要途径。“微塑料会穿过消化道膜或肺泡膜,通过跨膜交换进入血液”,之后它就会随着血液开始全身循环,进入肝脏、肾、肌肉、脑等部位,并不断在人体内累积。
微塑料进入人体后能存在多久,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这也是季君晖和团队科学家们长期研究的项目之一,他表示,根据微塑料品种不同,分解时间有所差异。如果是聚乙烯、聚丙烯等材料,“一钢镚儿”大小的微塑料,大概需要几十年才能将其代谢分解掉。
直径更小的纳米级微塑料,人体对其来说,犹如任意穿梭的“透明人”。微塑料长期积累在体内,会对我们造成哪些危害?会成为“吞噬”人体健康的的“隐形杀手”吗?
2021年,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在《环境与研究》(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相关研究,发现体内微塑料含量的升高可能会加剧肠道炎症。
在季君晖看来,首先,微塑料作为一种异物存在于人体血液和组织中,自然会引起人体应激免疫反应,甚至触发炎症,加剧血栓形成等。其次,它还可能成为某些有害物质的载体。
“塑料本身没有毒,但是不排除一些有害化学物质吸附在微塑料上,从而被携带进入体内。”季君晖介绍,从目前研究来看,虽然微塑料积累在血液中可能会导致血栓加剧,但引发癌变的概率相对较低。
季君晖通过潮新闻呼吁,民众需提高对微塑料的全面认识,重视微塑料污染。同时他也强调,民众也无需对此恐慌。从科学界角度来说,微塑料对人体到底有多大危害,还需医学、生物界更多的研究数据支撑。
潮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对微塑料还没有明确定义。参与制定微塑料国家标准,是季君晖的重要工作之一。
“将小于5毫米的塑料微粒定义为微塑料”的说法,起初源于英国科学家。业内普遍认为,这一标准缺乏依据。对此,季君晖建议用“进入人体或者其他生物体内的最大的尺寸”,作为界定微塑料的衡量标准。
微塑料,是近两三年才有的新生概念。目前,微塑料的发现地域一直在刷新人类认知,马里亚纳海沟、南北极冰川等人迹罕之地,广泛存在微塑料。季君晖向潮新闻记者介绍,微塑料“入侵”生态环境、身体,主要来源于部分生活物品,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塑料污染。
多项研究表明,微塑料经生态循环、人体摄入等方式扩散到全球,甚至渗透在人体器官、毛细血管、胎盘和母乳中。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国、全球最大的塑料消费国,经过十多年行业治理,塑料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效果。但是从全球范围看,塑料污染在东南亚、美国等地依然不容乐观。
在此背景下,季君晖和团队研究者们长期从事微塑料生物效应研究,希望推动全球对微塑料有更清晰认知。季君晖认为,创新升级产生微塑料的物品原料,做好塑料污染处置,在这两方面根源性控制微塑料。
“减少微塑料并不是口号。”季君晖向潮新闻记者表示,微塑料在不同物品中,处理途径不尽相同,需要各个行业减少微塑料污染共识,从而找到解决方法,为行业治理提供成果经验。
“老款注射剂瓶塞一旦针头插入便会掉微塑料,现在新研发的材质解决了该问题。这同样可适用到汽车轮胎磨损产生微塑料这一问题;而含有微塑料的海盐,加工时需增加过滤环节。”
同样考验科学家们的,还有微塑料究竟在人体有何生物效应。目前,季君晖和团队研究者们对微塑料在人体停留时间,多大的微塑料能渗透到细胞等已掌握科研数据。不过,关于微塑料的科研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